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,村史馆、村史长廊、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,蔚然成风。然而有媒体采访发现,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,甚至“变味走样”:老百姓去看的少,干部看的多;展品中,本村特色的少,全国通用的多;展板上,本村内容少,领导照片多……这些村史馆建设中存在的乱象引发了网友的吐槽。
建立村史馆,初衷是通过挖掘村史,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,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村史馆目的是展示乡村精神风貌、激发大家建设家园的精气神,主角理应是村民。然而当村史馆变成不接地气的“文件摘抄和标语展示”,变成千篇一律的“旧货杂物市场”,变成“村民不看、专为领导考察准备”的景观工程,不仅与建设初衷背道而驰,更承担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。
为何出现这些乱象?表面来看,是一些地方将乡村文化振兴简单等同于建村史馆,将村史馆建设简单等同于模式化的展板和老物件,缺少对村史的生动挖掘展示,而村史馆建设毕竟是个精细化的活,基层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。但究其根源,还是在于形式主义。对于一些基层的决策者而言,接不接地气、有没有人看不重要,重要的是完成了上级的任务,这就造成村史馆建设流于形式、粗制滥造。而少数人把村史馆建设当做看得见、摸得着的面子工程,眼中只有政绩和上级领导,对是否劳民伤财、是否符合村民需要毫不关心,这更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。
事实上,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并非单单在村史馆建设中。前不久全国两会“部长通道”上,农业农村部部长就曾直言,一些地方搞乡村建设出了一些问题;要求“搞乡村建设,一定要照顾农民的感受,体现他们的需求,不能主观意志,更不能搞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要把好事办好,把实事办实”。现实中,少数农村厕改花费不菲,但由于不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村民需要导致利用价值低;个别工程未经科学研究仓促上马,习惯“按领导意思办”,造成项目烂尾财政浪费……这些无不提醒我们,乡村振兴中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不容小觑。
现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,类似村史馆这样建设项目肯定会不断增多,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首先就要解决形式主义这个顽疾。当然,破除形式主义不能停留在口头呼吁上,关键要落实行动中。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纠正错误的政绩观、通过强化监督来规避形式主义,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,要及时查处、予以纠正,这一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各地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。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,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强化对乡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和监督,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,更多吸引社会专业力量参与,避免拍脑袋决策、凭喜好办事的现象。
作为基层干部,也应该多问一问: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村史馆?如何才能让村史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?想问题、办事情多从老百姓立场出发,而不是从自身的政绩得失出发,这类形式主义尴尬就能避免。